在2021年7月《單次收儲作用有限,關注政策進一步指引》的生豬專題報告中,我們對2019年之前生豬市場收儲政策對價格的影響進行總結分析。2019年以后,非洲豬瘟導致豬價劇烈波動,生豬市場調控政策頻繁出臺。2022年四季度豬價跌至預警區間,收儲政策何時啟動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1月4日,豬糧比跌至二級預警區間。根據現行的收儲政策,國家發改委可視情況啟動臨時儲備。根據目前市場基本面情況,我們預計春節后,生豬價格難改弱勢格局,大概率延續低位運行。屆時,豬糧比或將延續下降,并可能跌破5:1的一級預警,新一輪的凍肉收儲或將啟動。
考慮到過往收儲對短期市場情緒影響較大,而對中長期豬價影響較弱,因此,單次收儲難改生豬價格的總體運行趨勢。參考2022年的收儲與豬價走勢,若未來國家發改委再次啟動凍肉收儲,對階段性豬價起到一定支撐,短期存在反彈的可能,但難改豬價弱勢格局。預計2023年上半年,豬價大概率延續弱勢表現。
(相關資料圖)
一、收儲與豬價回顧
非洲豬瘟以來,豬價劇烈波動,生豬市場政策干預較為頻繁。2019年-2020年,由于豬糧比高于警戒線,國家并未進行收儲。2021年,隨著豬價持續高位回落,下半年豬糧比跌至警戒線以下。因此,2021年,收儲共計4次;2022年進行16次收儲。
受到產能持續增加,以及出欄體重超預期的雙重利空影響,2021年春節旺季需求對豬價的利多作用不明顯。2021年元旦假期結束后,豬價開啟了持續大幅下跌的行情。2021年6月16日,豬價跌至14.02元/公斤,較年初下跌62%,且豬糧比跌至5.47:1(跌至警戒線5.5:1以下)。6月23日,豬糧比4.9:1,跌至一級預警線區間(低于5:1)。6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通知,將啟動豬肉儲備收儲工作。信息發布后,豬價出現階段性反彈。7月7-21日,共進行3次收儲工作,共計劃收儲5.3萬噸。由于產能過剩嚴重,收儲總量對市場影響較為有限,豬價延續弱勢運行,但跌幅明顯放緩。2021年收儲階段性效果明顯,但并未改變中長期豬價下跌的趨勢性行情。
2021年6月起,能繁母豬存欄延續環比下降,過剩產能開始淘汰。但受到上一輪豬周期暴利影響,養殖端產能淘汰進度緩慢,2022年一季度,豬價延續跌勢。2022年2月23日,豬糧比再度跌至5:1一級警戒線以下。2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通知,將啟動2022年第一輪豬肉儲備收儲工作,信息發布后,生豬市場價格延續下跌,收儲作用不明顯,豬糧比持續處于5:1警戒線以下。4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第四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的通知。4月12日,豬價觸底反彈。2022年收儲有效的提振了生豬養殖產業鏈各環參與主體信心,同時疊加了過剩產能有效淘汰的基本面支撐,2022年4月起,豬價開啟新一輪的趨勢性上漲行情。
二、生豬市場現狀
1、供需錯配豬價延續走弱
2022年下半年,養殖端壓欄意愿增強導致目前大豬出欄對市場形成沖擊。供給壓力疊加需求弱勢,導致進入年底需求旺季后,豬價仍延續弱勢,甚至出現豬價大幅下跌的行情。隨著春節逐漸臨濟,終端需求對豬價的提振作用正在逐漸減弱,預計短期豬價難有好轉可能。
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5月,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加0.4%。此后,能繁母豬存欄持續增加。截至2022年9月,能繁母豬存欄延續增加趨勢,月度漲幅0.9%。根據生豬生長周期規律,母豬產能的增加,對應10個月后生豬出欄。由此,我們推算,2023年3月起,我國生豬市場供應將開始環比增加的趨勢。考慮到春節后,生豬需求季節性回落對豬價形成的利空,在需求未出現超預期增加的情況下,2023年春節后,豬價將延續下行趨勢。
2、養殖虧損豬糧比延續下降
2022年4月起,豬糧比跟隨豬價持續上漲,截至6月29日,中國政府網公布的豬糧比升至6.5:1。
2022年7-10月,國家發改委密集出臺針對豬價的調控政策。但受到養殖端壓欄惜售情緒影響,市場供給階段性供應短缺問題并未得到有效緩解,生豬價格延續此前上行趨勢,豬糧比跟隨豬價繼續上漲。10月19日,國家發改委啟動年內第六批中央儲備凍肉投放。截至10月26日,中國政府網公布的豬糧比升至9.66:1,高于9:1的區間上限。11月1日,國家計劃投放第七批凍肉儲備。此后,豬糧比開始跟隨豬價,持續下降。
2023年1月4日,中國政府網公布豬糧比價豬糧比5.93:1,跌破6:1警戒線,處于二級預警區間,根據現行的制度,國家發改委可視情況啟動臨時儲備。
三、未來可能的收儲政策對豬價的影響
2023年1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針對近期生豬價格低位運行的情況,組織部分大型生豬屠宰企業召開會議,深入分析生豬市場供需和價格形式,建議屠宰企業適當增加商業庫存、提振市場需求,促進生豬價格盡快回升至合理區間。此次會議并未提及中央凍肉收儲,但所提及的增加商業庫存,對市場主體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此后的首個工作日,生豬期貨價格跟隨現貨反彈。根據過往經驗,此次會議對豬價影響的可持續性較弱。
1月4日,豬糧比已跌至二級預警區間,根據現行的收儲政策,國家發改委可視情況啟動臨時儲備。根據目前生豬行業基本面情況,供給壓力仍將對豬價施壓。按照正常季節性規律,春節后,豬肉終端需求將出現季節性回落,再次對豬價形成利空。由此,我們預計春節后,生豬價格難改弱勢格局。另一方面,春節后,玉米現貨市場下游消費企業及貿易主體將分批入市,在玉米市場購銷兩旺的預期之下,市場普遍認為玉米價格大概率延續高位運行。屆時,豬糧比或將延續下降,并可能跌破5:1的一級預警,新一輪的凍肉收儲或將啟動。
考慮到過往收儲對短期市場情緒影響較大,而對中長期豬價影響較弱,我們預期單次收儲難改生豬價格的總體運行趨勢。參考2022年的收儲與豬價走勢,若2023年國家發改委再次啟動凍肉收儲,對階段性豬價起到一定支撐,短期存在反彈的可能,但難改豬價弱勢格局。預計2023年上半年,豬價大概率延續弱勢表現。
(文章來源:光大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