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土耳其極為罕見地發生兩次7.8級地震,多地震感強烈,建筑被夷為平地,地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及財產損失。目前土耳其、敘利亞兩國遇難人數超12000人,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根據ICIS數據,純堿、聚酯纖維、尿素等多種化工產品生產均處于土耳其地震影響區域范圍內,具體包括982萬噸聚酯纖維產能、837萬噸PET樹脂產能、550萬噸純堿產能、500萬噸硝酸銨產能、328萬噸液氨產能及290萬噸尿素產能。截至目前,尚未收到任何土耳其純堿停產信息。
對純堿供應格局存短期影響
土耳其純堿565萬噸產能集中在三家生產企業,其中ETI Soda產能175萬噸、Kanzan Soda產能270萬噸、Soda Sanayii A.S.產能120萬噸。ETI Soda與Kanzan Soda較Soda Sanayii A.S.更靠近震中,原料采掘、運輸、生產及產成品外運銷售各環節受影響的可能性更大。
(資料圖片)
從純堿的生產及運輸特點看,純堿裝置短暫檢修后即可重啟,鐵路運輸專線便于養護修復,地震即使有影響也是短期的,對純堿供應格局難以形成較大沖擊。另外,We Soda Turkey在2023年及2025年分別有40萬噸和60萬噸的產能投放計劃,其中2023年的40萬噸產能投放進度可能會受到地震導致的災后重建優先事項等綜合因素的影響而被延后。同時,災后重建將提振當地對玻璃等建材的需求,當地及附近地區對原料純堿的需求有望因此呈現增加態勢。
全球純堿供需現狀及貿易情況
截至2022年年末,全球純堿總產能7209萬噸,其中中國純堿產能3243萬噸,居于世界首位;美國純堿產能1390萬噸居次席;歐洲純堿產能951萬噸居第三位。土耳其天然堿礦資源儲備量約8.8億噸,具備資源和成本雙重優勢,因此土耳其成為全球天然堿法制純堿主要生產國、出口國之一。截至2022年年底,土耳其純堿產能565萬噸,占全球總產能約8%,僅次于歐洲居第四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純堿出口國,2021年美國純堿出口量占全球貿易量的40%。土耳其純堿出口量2017年超過中國躍居世界第二,此后牢牢占據世界第二位置。2019年以后土耳其純堿出口量連續多年穩定在400萬噸附近,其中2021年土耳其純堿出口量430萬噸,在全球純堿貿易量中占比26%。
美國純堿出口主要目標市場依次為南美洲、東南亞、北美洲、東北亞、中東;土耳其純堿出口主要目標市場依次為西歐、東南亞、非洲、南美洲、中東;中國純堿出口主要目標市場依次為東南亞、東北亞、非洲、南亞。2022年全球純堿供需偏緊,處于被動去庫存狀態,且國際純堿價格持續高于國內,中國純堿出口量時隔多年再度回升到200萬噸附近。
土耳其純堿出口難有增量
中國純堿市場方面,2022年純堿產能變化相對平穩,截至年末在產企業年產能3243萬噸,其中氨堿法工藝路線裝置年產能1395萬噸,聯堿法工藝路線裝置年產能1658萬噸,天然堿法工藝路線裝置年產能150萬噸,ADC發泡劑聯產法工藝路線裝置年產能40萬噸。2022年1—12月純堿產量2915.4萬噸,與2021年產量基本持平。
2023年是純堿產能投放大年,除重慶湘渝鹽化20萬噸安排在一季度末外,中鹽紅四方20萬噸、江蘇德邦60萬噸及遠興能源500萬噸投產安排在二季度末。遠興能源項目一次性投產還是分批投產,達產時間是6月底一次開車成功還是6月至9月逐步實現,市場存在不同的解讀。該項目作為平衡表的勝負手,需要持續跟蹤。
我國是純堿的凈出口國,2017年至2021年我國的凈出口量分別為137.83萬噸、108.47萬噸、124.84萬噸、102.2萬噸、52.17萬噸。國內純堿產業并非處于顯著的供過于求狀態,之所以能常年保持凈出口,在于國內純堿價格相對于國際價格有一定優勢。2022年2月之后,國際天然氣煤炭等純堿原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國內純堿出口優勢更加凸顯。10月國際經濟環境走弱海運費顯著下降,純堿出口量進一步創出月度歷史新高。2022年全年進口量11.3萬噸,考慮到上半年國內偏緊的供需格局,預計2023年進口量有望升至28萬噸左右的歷史較高水平,其中上半年進口20萬噸。2022年全年出口量205.6萬噸,預計2023年出口量將從200萬噸水平回落至160萬噸甚至更低水平。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純堿消費國,2015—2021年我國純堿表觀消費量分別為2383.7萬噸、2393.7萬噸、2590.6萬噸、2461.1萬噸、2678.8萬噸、2845.74萬噸及2967.5萬噸。分項來看,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玻璃包裝容器對純堿的需求位列三甲。光伏玻璃對純堿需求連續躍升是純堿需求格局變化的關鍵驅動因素。2022年年中浮法玻璃對純堿需求先升后降,光伏玻璃對純堿需求加速上揚,玻璃包裝容器、日用玻璃制品、化工流程對純堿需求量均有一定程度回落。
2023年,中國純堿需求有望走出穩定上揚曲線。一是光伏玻璃點火投產強度有望延續。硅料瓶頸問題正在快速改善,光伏電池產業鏈受益于供給改善和成本下降,太陽能電池下游需求水平將有進一步提升,對光伏玻璃需求量也將有明顯提振。二是房地產竣工預期顯著好轉,浮法玻璃需求底部已現。隨著市場轉暖,除窯爐問題外,浮法玻璃產線冷修已無必要,前期冷修完成的產線有望加快復產點火,浮法玻璃中期產能底部區間已基本探明。2023年浮法玻璃產量將前低后高,總體與2022年持平。三是疫情大流行有望徹底結束,樂觀情形下生產生活有望于春節之后全面恢復正常。玻璃包裝容器、家化印染等化工流程環節輕堿需求有望進一步恢復,其中輕堿下半年的需求強度將顯著好于上半年。綜合判斷,中國純堿各需求分項在2023年聯袂走高,需求強度隨時間趨勢性增長。
受地震沖擊,2023年土耳其純堿供應或保持平穩而自身對純堿需求有望增加,純堿出口難有增量。中國純堿階段性供不應求態勢較為突出,有必要減少出口以滿足國內需求。美國及法國新產能投放前,以東南亞等地區為代表的國際市場或面臨供給不足的壓力,國際純堿價格大概率維持高位運行。(作者單位:方正中期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 聚酯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