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棉花供需情況
根據USDA最新的2月的供需報告顯示,從全球來看,2022/23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和消費被環比調低,但產量調低幅度大于需求調低幅度。全球棉花產量環比減少23萬噸,全球消費量環比減少5萬噸。全球棉花期末庫存小幅調低18萬噸。總體報告中性偏利好。
全球棉花消費連續7個月被調低,已經足夠悲觀。隨著中國疫情政策的變化,全球消費繼續被大幅調低的空間較為有限,未來消費或有上調的空間。
(資料圖)
圖1:全球棉花產量與消費預估(萬噸)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2)美國棉花庫存消費比被調高
美國農業部2月供需預估報告對美國棉花產量、消費和出口不變,庫存被調高2萬噸,數據中性偏利空。
圖2:美國棉花庫存消費比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3)印度棉花還有下調的空間
美國農業部在2月供需預估報告對印度產量的最新預估是556萬噸,比上月減少22萬噸,連續兩個月調低。據AGM,截至1月29日當周,印度累計上市棉花199.51萬噸,較三年均值減少142.27萬噸。從印度棉花上市的進度來看,上市進度遠不及預期,可能意味著印度棉花產量還有下調的空間。
圖3:印度棉花預估(萬噸)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4)基金凈多持倉結束連續下降趨勢
根據CFTC(美國商品交易管理委員會)最新公布的基金持倉報告,截至1月24日,ICE棉花期貨市場非商業性期貨持倉凈多單17833手,環比上周增加接近1萬手。
圖4:非商業持倉凈多持倉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國內棉花供需情況
(1)新棉產量增加,成本大降
市場監測系統對2022年棉花產量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中國棉花平均單產138.6公斤/畝,同比增長3.2%;按監測系統調查實播面積4428.1萬畝測算,預計全國總產量613.8萬噸,同比增長5.8%;其中新疆產量預計563.4萬噸,同比增長7.1%。介于目前處于定產周期,產量基本確定,未來再繼續大幅變化的可能性不大。
由于上一年度軋花廠大幅虧損,有效產能大幅下降,導致本年度風險偏好極低,本年度棉花平均成本集中在13000-13500元/噸之間。目前國內成本基本固定,成本不是影響棉價的主要因素,但是可以變成支撐。
(2)中游紡織企業工業庫存處于歷史同期低位
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對全國46個省市及自治區、71家紡織企業的抽樣調查顯示,截至2023年1月初,被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約為28.5天(含到港進口棉數量),環比增加2.1天,同比減少3.3天,比近五年(即2017-2022年,扣除2020年,下同)同期平均水平減少6.3天。推算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約59萬噸,環比增加8.1%,同比減少17.8%,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減少21.9%。
圖5:紡織廠棉花工業庫存(萬噸)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3)下游紗線大幅去庫,坯布庫存穩定
截至12月底,紗線庫存為17天,月度去庫17天,同比下降10天,庫存壓力大幅下降。
截至12月底,坯布庫存為34天,月度去庫5天,同比增加1天。
圖6:下游紗線庫存天數(天)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圖7:下游坯布庫存(天)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國內棉花估值情況
2月初,國內棉價與1%關稅棉價價差在-800左右,內外棉花價格仍然處于倒掛。
圖8:內外價差 (元/噸)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2月初,國內即期紡織利潤在730左右,即期紡織利潤尚可。
圖9:棉紗模擬即期利潤 (元/噸)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總結
(1)從全球來看,全球消費連續7個月被下調,隨著中國的重啟,消費繼續下調的空間有限;另外,印度棉花上市節奏不及預期,未來可能還有下調的空間,全球庫存還有向下調整的空間。
(2)從國內估值來看,雖然國內棉花成本較低,但下游紡織利潤仍然可觀,產業鏈利潤傳導較為順暢。
(3)目前下游紡企原料棉花庫存處于低位,產成品棉紗庫存處于低位,紡企利潤處于中性;織企坯布小幅去庫。
總體上看,在宏觀環境向好,下游紡企原料低庫存,紡織利潤尚可的情況下,金三銀四面臨主動補庫,國內回調企穩后逢低做多。
風險點:海外經濟衰退超預期,國內復蘇不及預期
(文章來源:西南期貨)
關鍵詞: 環比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