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5日,全國首個工業設計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在深圳中芬設計園掛牌成立。
據了解,該工作站可提供五方面服務:線上的工業設計作品庫、在線答疑匯,線下的知識產權咨詢中心、知識產權糾紛調解中心以及知識產權培訓營活動。
這一工作站,受到了深圳市6000多家工業設計機構的歡迎。因為對他們而言,知識產權問題是行業發展中一個不小的煩惱。
一家企業耗時大半年的原創設計,卻在某展會上遭遇抄襲。不久后的另一場展銷會上,這款產品多了個“孿生姐妹”。發現這一情況之后,維權現場甚至發生了肢體沖突。
就此,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獲得專利授權的新產品都會被復制,那些沒有申請專利的新設計,我們更不敢拿出來了。”
工業設計行業的發展,與當地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往往成正比。
深圳之所以能成為中國首個“設計之都”,重要因素之一,是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該市成立了國內首個以促進工業設計知識產權為目的的行業協會——工業設計知識產權促進會;建立了世界領先的數字設計作品備案系統;還針對行業具體情況出臺了切實可行的行政法規,如《深圳市平面設計作品版權保護辦法》《深圳市平面設計作品委托合同》范本等。
上海市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也有很多建樹。“創意信封”登記備案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將設計創意寫在紙上裝進信封,加蓋知識產權機構的公章后,就可以作為權利歸屬證明。
業界呼吁,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同時,還應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罰和打擊。
有家具企業負責人表示,企業每年花十萬元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可一旦被抄襲,打一個官司要花四五十萬元,官司贏了才獲得賠償十多萬元。
一位民營企業家告訴記者,企業之所以沒有在工業設計方面投放力量,是因為缺少動力,畢竟做設計、做研發是需要錢和時間的。
很多專業人士呼吁,應該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改變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保證工業設計行業健康發展,使其真正成為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