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對于中國和世界,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全世界家喻戶曉;這一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倡導的“一帶一路”贏得了更多的知音;這一年,中國共產黨召開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受到各國的高度關注;這一年,世界上120多個國家近30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領導人共600多名中外代表齊聚中國,與中國共產黨一道擘畫地球未來的發展藍圖。
2017年世界發生了許多大事,鑒于中國國力的上升,越來越多的人們期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聽到中國共產黨的聲音。無論是從號召力、影響力還是吸引力的角度來看,中國共產黨的魅力正在全球掀起一陣熱潮。從思想到組織,從黨建到執政能力,人們觀察、討論、學習,期待可以從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中感悟更多寶貴的經驗。人們期待一個更好的世界,這個世界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參與和貢獻。
人類命運共同體綻放世紀之光
如果要評選2017年世界年度熱詞,那“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定榜上有名。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在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著名的世紀之問:“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要回答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認為,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而在一天之前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他指出,只要我們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攜手努力、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就一定能夠讓世界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對此評價說:“習近平主席發表了非常非常重要的演講,為我們帶來了陽光。當今世界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人類面臨許多共同的挑戰和壓力。聽了習近平主席的演講,使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我們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夢和中國夢可以聯系起來。讓我們共同攜手實現創新、開放、公平、包容的世界之夢。”2月10日,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協商一致通過“非洲發展新伙伴關系的社會層面”決議,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寫入聯合國決議中。
在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包庚看來,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提出,對世界格局變革是一個重大貢獻。其貢獻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改變了國際關系中的“零和博弈”思維方式,開創了互利共贏的交往新思維;二是打破了西方中心主義的不合理的世界格局,開創了各國人民平等共商的世界交往新格局;三是打破了以往只顧短期、局部利益的世界發展觀,開創了全人類攜手和平發展的新路向;四是在各國經濟低迷、治理乏術的背景下,“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讓世界人民看到了希望、增強了信心。
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不僅發出號召,更付諸行動。在全球金融治理方面,中國大力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改革,使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獲得更多話語權,提高了這些機構的代表性和影響力。在全球貿易投資治理方面,中國堅定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反對保護主義。在全球氣候治理方面,中國是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關鍵推動者,為協定的最終達成做出了突出貢獻,并在協定執行上為各國做出了表率。在國際秩序方面,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反對搞“一國獨霸”或“幾方共治”。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合作有助于構建更加公正、合理、均衡的全球治理體系,從根本上解決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和治理赤字,促進全人類分享共同利益。
而在今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國共產黨又一次向全世界表達了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際秩序。
“一帶一路”倡議搭建溝通之橋
“一帶一路”倡議是開創世界發展新局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和中國行動,是中國為國際社會貢獻的高舉合作共贏旗幟、引領開放變革潮流、造福各國人民的全球公共產品。
2017年發生了兩件大事,讓世界人民深刻認識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第一件大事發生在2017年的春天。5月14日至15日,中國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帶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國際盛會,也是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的重要合作平臺。來自29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與會,來自140多個國家和80多個國際組織的1600多名代表參會,覆蓋了五大洲各大區域。
高峰論壇期間及前夕,各國政府、地方、企業等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重要舉措及務實成果,中方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進行了梳理和匯總,形成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清單主要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
不僅如此,“一帶一路”未來的合作方向在高峰論壇上得以明確。習近平總書記在高峰論壇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牢牢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讓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成為共同努力的目標,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各國領導人普遍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作出積極回應。圓桌峰會聯合公報也將有關理念納入其中,充分體現出廣泛的國際共識。此外,各方對“一帶一路”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第二件大事發生在十九大召開期間。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寫入黨章,這充分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建設、堅定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決心和信心。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援助力度,促進縮小南北發展差距。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此外,十九大報告還指出,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正確義利觀,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秋天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建設進展順利,成果豐碩,也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支持,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合作中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寫入黨章,必將為我們在新時代與各方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指明方向,注入強勁動力。
黨際交流分享中國智慧
10月25日,中國北京。中國共產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同采訪中共十九大的中外記者見面。
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大會開幕以來,有165個國家452個主要政黨發來855份賀電賀信。其中,有814份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政黨和重要組織機構領導人發來的。在此,我謹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中共十九大期間,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郭業洲介紹,截至目前,中國共產黨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保持著經常性的聯絡,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政黨外交新格局已經形成,中國共產黨的“朋友圈”黨政并蓄、朝野相濟、官民兼容,并且還在不斷擴大。
擁有廣泛“朋友圈”的中國共產黨,正前所未有地持續收獲全世界關注的目光。
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經濟研究學者諾伊齊對此表示,中國共產黨能夠成功領導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保持穩定發展,很不容易。過去5年,他對中國經濟的表現印象最為深刻,中共領導中國經濟選擇可持續、穩健發展的方向,“這是明智之舉”。
關鍵詞: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