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發展工業旅游,促進城市轉型。圖為中國(唐山)工業博物館外景。
2017年,唐山全市上下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全面向好、動力增強的新態勢。
以優質新增量對沖低效下滑減量、著力破除資源型路徑依賴、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實現新突破、拓展產業空間打造新的熱點區域……2017年,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道路上,唐山走得平穩順暢且收獲滿滿。
以優質新增量對沖低效下滑減量
今年,“穩增長”一直被唐山視為首要任務。堅持以優質新增量對沖低效下滑減量,持續強化經濟發展全面向好的動力支撐。前三季度,唐山多項經濟指標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以季度為單元,唐山組織集中開工和觀摩測評壓茬推進項目建設,特別是把新增規上工業企業、規上服務業企業作為檢驗項目實效的最終標準。截至10月底,市重點完成投資1562.6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20.2%,路北航天國軒新能源產業基地等125個計劃項目已開工建設。
著力破除資源型路徑依賴
今年,唐山從創新、開放、質量、改革等方面集中發力,加快培育新增量,促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著力破除資源型路徑依賴,讓新動能盡快挑起唐山發展的大梁。此外,堅定不移地化解過剩產能,圓滿完成了省下達的年度鋼鐵、煤炭產能化解任務。
新動能,源于科技創新增創發展,唐山堅持把科技創新實效落實到傳統產業新技術應用、新產品開發上,落實到新培育引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和新興產業占比提升上。今年,唐山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順利通過國家中期評估;開展專項行動,以質量引領帶動產業鏈延伸、價值鏈增值和企業競爭力提升;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40項,以改革釋放發展紅利。
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實現新突破
臨港產業“五年倍增”計劃,讓唐山加快了精品鋼鐵、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產業向沿海布局。承接京津產業轉移也實現了新突破,今年簽約京津項目141個,城建重工專用車等項目完工投產,航天萬源風力發電、北京中恒映美復印材料生產等項目正加緊建設;同時,港口建設實現新突破,汽車整車進口口岸資質獲批,京唐港至日本關東集裝箱航線開通運營,曹妃甸至大連集裝箱外貿內支線正式開通。
拓展產業空間,打造新的熱點區域
在以城市經濟、城市建設、城市管理“三城齊抓”推動城市規模擴大、人口聚集、品位提升的同時,唐山還積極拓展產業空間,打造新的熱點區域。圍繞打造亮麗繁華、群眾共享、能持續發展的唐山新地標,高標準謀劃建設南湖中央商務區、京唐智慧港、城南經濟區、火車站西片區等城市標志性片區,新奧體中心、唐山交大文化園等項目進展順利。完善公共服務功能、解決房地產遺留問題、推進“智慧唐山”建設、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等舉措,更是讓百姓得到了摸得著、看得見的實惠。
傾力抓好民生和社會事業
2017年,唐山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相關政府部門積極回應、解決群眾關切的問題,力爭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眾。在環境保護綜合治理方面,唐山全面打好了減煤、治企、控車、抑塵、治礦、增綠六大攻堅戰,圓滿完成了全國“兩會”和“一帶一路”論壇等重大活動的空氣保障工作,成功獲批為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此外,唐山始終傾力抓好民生和社會事業,累計新增城鎮就業10.1萬人,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14098套,新婦幼醫院、市中心醫院建設扎實推進,唐山師范學院、唐山學院被確定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填補了市屬本科院校碩士點空白。在社會綜治、安全生產、食品安全等各項工作中更是嚴格落實監管責任,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突發群體性事件,被評為國家食品藥品安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