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美國運動員杰拉德獲得平昌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金牌,由此成為冬奧會歷史上第一位“00后”冠軍得主。
體育賽場向來不乏橫空出世的年輕運動員。羅馬尼亞體操名將科馬內奇在1976年蒙特利爾夏奧會上一舉拿下3枚金牌時,只有14歲。2008年的北京夏奧會上,16歲的小丫陳若琳一舉拿下兩枚金牌。
在冬奧會的歷史上,說到年輕的冠軍,除去杰拉德,另一名美國選手利平斯基也讓人難忘,1998年,15歲的她在長野冬奧會花樣滑冰自由滑比賽中獲得高分,一舉拿下桂冠。我國選手中,短道速滑女將王濛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上奪得冠軍時,只有22歲;周洋在2010年的溫哥華冬奧會上加冕冠軍時,還不滿19歲。
但相比之下,冬奧會上的年輕冠軍要比夏奧會上的年輕冠軍少得多。這是因為,冬季運動的參與度還不能與夏季運動同日而語。我國冰雪運動起步晚、底子薄,“塔基”更需進一步夯實。少年強中國強,要想有更多優秀的年輕選手脫穎而出,在冬奧會上綻放光彩,就需要加大青少年冰雪運動人才的培養選拔力度。
加快培養冰雪運動后備力量,大力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是重要途徑。讓孩子們從小就感受冰雪文化,愛上冰雪運動,就會為冰雪運動的發展注入源源動力。挪威的滑雪為什么強?主要就在于他們向來注重對青少年的培養。我國體操、跳水項目的“童星”相對較多,與這兩個項目完備的青少年業余訓練體系不無關系。
在努力夯實冰雪運動“塔基”的同時,搭建一定年齡段、一定區域內的冰雪賽事平臺,進而形成梯次賽事體系,對于青少年冰雪運動水平的持續提高非常重要。除體育系統已有的青少年業余賽事外,如能開展一定范圍內的青少年俱樂部比賽、中小學校比賽,逐步形成市級、省級、國家級等不同層次的賽事體系,并暢通優秀人才的上升渠道,就會促使更多的冰雪運動優秀人才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