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作出戰略部署,此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審議通過監察法,確立監察委員會作為國家機構的法律地位。3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監委主任陳雍,請他就學習理解監察法草案談認識和體會。
旗幟鮮明宣示黨對國家監察工作的領導
重慶日報:今天,監察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請您談一下對監察法草案主要內容的認識。
陳雍:必須要深刻認識到,賦予監察委員會憲法地位、制定監察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是對我國政治體制、政治權力、政治關系的重大調整;監察委員會就是反腐敗工作機構,監察法就是反腐敗國家立法。
監察法草案旗幟鮮明宣示黨對國家監察工作的領導,明確了監察機關的主要職能和職責,賦予了監察機關必要的權限,嚴格規范了監察程序,確保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運行,保障反腐敗工作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監委的本質屬性是政治機關
重慶日報:目前很多人都有困惑,監委與原來的行政監察部門、與司法機關究竟有何不同,其本質是什么?
陳雍:監委的本質屬性是政治機關。監委是實現黨和國家自我監督的政治機關,不是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監委依法行使的監察權,不是行政監察、反貪反瀆、預防腐敗職能的簡單疊加,而是在黨直接領導下,代表黨和國家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督,既調查職務違法行為,又調查職務犯罪行為,可以說依托紀檢、拓展監察、銜接司法,但又決不是司法機關。這實際上是新的拓展、新的開創,實現了“一加一大于二、等于三”。
監委與紀委合署辦公,其政治屬性決定了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擔負起特殊使命和重大責任,必須牢牢把握“三個關鍵”:關鍵在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關鍵在于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關鍵在于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重慶市委高度重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市委書記陳敏爾擔任“施工隊長”,上“工地”拿“工具”,確保重慶市、區縣監委順利組建成立。要以此為起點,依憲依法履職,在市委領導下,確保重慶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一切行動聽黨中央指揮、向總書記看齊,確保重慶所有工作部署都以貫徹中央精神為前提,確保重慶各項事業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正確方向前進。
監委監督的目的是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重慶日報:有人認為監委的主要職能是調查、針對“第四種形態”,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陳雍:認為監委的主要職能是調查、針對“第四種形態”,這是沒有全面理解監督、調查、處置3項職責的內涵。監委首要職責是監督,這是憲法和監察法規定的。監委監督與紀委監督在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上是高度一致的,目的都是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四種形態”的基本原理將來也適用于監察法的實施。要在運用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精準運用二、三種形態,防止一般違紀違法發展成為嚴重違紀違法,防止嚴重違紀違法發展成為犯罪,管住“好公職人員”到“階下囚”的廣闊領域。
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重慶日報:監察法審議通過后,我們將如何做好貫徹落實?
陳雍: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精神,既講法治,又講德治。按照市委“中央有部署,重慶有行動”的要求,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憲法和監察法,實踐探索監察工作運行機制,全要素試用12種調查措施,加強對審查調查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嚴把事實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提高反腐敗工作法治化水平,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抓好業務和政治培訓,以鐵紀加強自律,主動接受黨委監督、人大監督和各方面監督,教育引導紀檢監察干部忠誠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以奮斗的姿態,重整行裝再出發,一以貫之、毫不動搖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干凈徹底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修復、營造重慶良好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