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邢臺市貝華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到橋東區政務服務大廳申辦多項審批業務,“原以為辦理多項審批業務需要跑好幾個單位,沒想到只填寫了一張事項聯辦申請卡,用了20分鐘,就一次性辦結了所有相關單位的審批業務,真省事省心啊。”
便捷高效的行政審批,用力用心用情的服務,邢臺正在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
“行政審批工作是招商引資的重要環節,我們必須從企業最期待的地方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打造功能更完善、更快捷便利的綜合效能窗口,讓企業發展和政府效能一起再提速!”邢臺市行政審批局局長呂瑞峰表示。
基于這種認識,以市行政審批局為代表,黨員干部圍繞“服務”轉變觀念,對服務對象少說“不能辦”,多想“怎么辦”;創新方式,變“坐等審批”為“上門”問計、問需于企;再造流程,讓“多次跑辦”成“最多跑一次”。他們對從29個部門劃轉來的331項行政許可等審批事項,以非要件容缺受理、聯審聯辦、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之舉,推進企業登記注冊、執業醫師護士注冊審批等全程電子化,努力降低企業成本,減少群眾負擔,優化營商環境。2017年,該局先后受理投資項目類、建設交通類、文教衛生類、社會事務類、商事登記類行政審批事項26039項,按時辦結率100%。
日前,《邢臺市人民政府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分解一覽表》公布,該市提出:“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70%以上事項‘最多跑一次’,力爭‘一次也不跑’”。為此,市行政審批局和市編委辦今年要完成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升級改造工作,完善“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項標準、辦事指南、辦理流程并建章立制。
發展,離不開落到實處的好政策。邢臺市先后制定《優化發展環境40條意見措施》《關于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的若干意見》《關于支持保障“雙創雙服”活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強力整頓干部作風,努力營造優良的發展軟環境。市工商部門挑選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工作人員成立工商顧問服務辦公室和企業合法權益保護中心,主動為重點項目、重點企業解難題,促使市場主體更好更快發展。市公安局領導每月至少深入所包企業調研一次,明確服務目標、重點、措施和完成時限。市紀檢監察機關在其網站上設置“一問責八清理專項行動”、基層“微腐敗”整治等相關欄目,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發展,離不開優質服務。邢臺市鑫園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在國內建了4個市場需求量較大的超薄印制罐生產線項目,通常的建設周期為15個月,而在平鄉縣建設的項目一期工程僅用8個月就建成投產了。據介紹,平鄉縣堅持精準服務,推行了及時對接項目的“一線工作制”,即辦法在一線研究、措施在一線制定,問題在一線解決。對縣內企業提出的問題,會在24小時內予以解決或答復。
臨西縣則將19家縣直部門的137項行政審批事項,在微信平臺上列出清單和辦理指南,促使該縣113項證照事項承諾辦理時限減時逾24%。
2017年,邢臺市453項審批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新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16.13%。近年來,該市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集中整治“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和“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