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5月2日)亞市盤中,ICE美元指數(92.3655,-0.0986,-0.11%)略微走低,最新報92.40附近,投資者正聚焦美聯儲貨幣政策決議。盡管外界普遍預期美聯儲將按兵不動,但會后聲明可能引爆市場大行情。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亞洲匯率和利率策略共同主管Adarsh Sinha周三最新表示,美聯儲可能聽起來更為鷹派,因為隨著核心PCE攀升,通脹的論調料升溫。
Sinha在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美元正逐漸隨著美國利率上升,部分原因是跨境股票流動和央行儲備重新平衡可能開始放緩。
ICE美元指數在過去兩周攀升約3%。這種升勢逆轉了美元在2017年呈現的總體下行趨勢。
北京時間周四02:00,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公布利率決議及政策聲明。在3月份加息后,市場普遍預期由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領導的美聯儲決策者們本周將保持政策不變。
由于此次會議結束后不會有最新的經濟預測,也不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因此,投資者將密切關注會后聲明措辭。
分析師們表示,如聯儲的鷹派論調為6月加息做好鋪墊,可能會推動美元進一步走高。
美銀美林并警告稱,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仍不足,但在美聯儲本周利率決策會議或最晚下個月會議后,這種情況可能改變。
Sinha說道:“就2019年而言,盡管美聯儲稱會加息三次,但市場預計加息不到兩次;2020年,即使美聯儲稱應該至少加息一次,但市場預期不會加息。”
Sinha并對歐元(1.2001,0.0010,0.08%)和澳元(0.7510,0.0022,0.29%)后市走勢進行了展望。
他指出,因為美國稅改將對消費支出和資本支出的增長產生“重大影響”,同時美聯儲會繼續加息,歐元/美元或跌至1.15左右。此外,因大宗商品價格走低,澳元/美元短線恐跌破0.75。
ICE美元指數周二收盤位于200日均線上方,但始于2017年1月高點的下行趨勢依然完好,表明美元仍然身處長期熊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