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是第74個國際奧林匹克日,北京冬奧組委正式發布《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報告(2020)》。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獲悉,在申冬奧成功的近六年時間里,北京2022年冬奧會為張家口留下了諸多“奧運遺產”。
在打造場館遺產新優勢方面,張家口賽區聚焦賽后場館綜合利用,依托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滑雪中心、張家口冬奧村、云頂滑雪公園等冬奧場館設施,以體育賽事活動為重點,強化場館綜合利用,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體育產業項目,建立國際滑雪培訓學院、特色體育休閑區和運動訓練基地,發展會議會展、健身休閑、競賽表演、體育培訓、戶外運動等產業,打造全民、全季、全時、全域的冰雪娛樂中心和避暑旅游勝地。
張家口還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加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發展冰雪旅游等相關產業,使當地群眾獲得了更多就業和發展機會。北京冬奧組委張家口運行中心常務副主任李莉介紹:“崇禮區目前每5人中就有1人從事冰雪相關的工作,直接或間接從事冰雪產業和旅游服務人員達3萬多人。”
為全面支撐冬奧籌辦和區域發展,張家口崇禮交通的運行能力大幅提升。京張高鐵和京禮高速運營通車,賽區內外多條干線和客運樞紐的完工和順利推進。另外,低碳交通體系也進一步完善,張家口城市交通綠色出行比例達到60%以上。
隨著北京冬奧會籌辦及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工作的推進,張家口聚焦治沙治水治氣,推動生態環境聯防聯治,持續改善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實現了場館建設與生態修復、賽區環境提升同步推進。張家口還積極探索生態扶貧新模式,將有勞動能力的近1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帶動300萬人穩定增收脫貧。
近年來,張家口崇禮先后實施了集中供熱、雨污分流、燃氣、無障礙設施、生活垃圾轉運體系等建設項目,升級了城市供水管道、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并在賽區完成天然氣工程管道敷設,大幅提升了城市運行和服務能力,帶動了城市基礎設施發展。
此外,冬奧會的牽引作用引領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在通信設施、住宿餐飲、醫療服務、市政服務等多方面進行投入,并建立健全協同共享機制,實現區域整體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伴隨著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的有序推進,一批有影響、可持續的冬奧遺產正在逐步顯現,并對張家口及崇禮區的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記者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