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印發《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每年在新生入校后要適時開展全覆蓋的心理健康測評;縣級教育部門牽頭負責組織區域內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測評工作,每年面向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測評。
通知要求加強源頭管理,全方位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加強心理健康課程建設,高校要面向本專科生開設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課,原則上設置2個學分(32至36學時),中小學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校本課程,同時注重安排形式多樣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大力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充分發揮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校園文化的重要作用,全方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及早分類疏導各種壓力,針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關系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問題,主動采取舉措,避免因壓力無法緩解而造成心理危機。
通知還要求加強過程管理,提升及早發現能力和日常咨詢輔導水平。高校要健全完善“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個人”四級預警網絡,重點關注學生是否遭遇重大變故、重大挫折及出現明顯異常等情況,輔導員、班主任每月要遍訪所有學生寢室;中小學教師要與家長進行密切溝通,共同加強心理疏導。(記者 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