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林業和草原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印發《京津冀鳥類等野生動物聯合保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將建立健全京津冀鳥類等野生動物聯合保護長效機制,推動形成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合力,維護生態安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方案指出,構建以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為重點,以京津冀三省市“政府主導、跨區域協同、多領域合作”為核心的鳥類等野生動物聯合保護體系,實現對鳥類等野生動物種群及其棲息地、遷徙路線的有效保護,努力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筑牢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
方案明確,按照鳥類等野生動物主要遷徙路徑和棲息區域,確立以北京市(清河農場)、天津市(七里海、北大港)、河北省(曹妃甸、南大港)為中心的濱海濕地區域,作為重點保護區域 (包括蘆臺農場、漢沽農場),實施最嚴格的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舉措。
方案提出,三地要加強組織領導,聯合成立由林業和草原、公安、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地區政府部門組成的鳥類等野生動物聯合保護工作協調小組,負責三省市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協調工作。
明確工作責任。三地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主要負責牽頭開展鳥類等野生動物聯合保護工作,依法查處非法獵捕、殺害、交易運輸鳥類等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等行政案件。
強化技術支撐。在重點保護區域建立視頻監控,整合候鳥衛星跟蹤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保護工作。
建立長效機制,建立聯合巡查巡護機制。加強區域間的聯防聯控、互訪補漏、銜接配合,及時發現和解決各類影響鳥類等野生動物安全的隱患問題。(記者喬婭 通訊員王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