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全面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伴隨著種種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斷落地,“雙減”在今年成了高頻熱詞。
今年秋季學期是中小學全面落實“雙減”有關部署要求的第一個學期。“雙減”之下,下課后學生有哪些新體驗?課堂上教學有哪些新變化?記者在石家莊部分學校進行了走訪。
在石家莊談固小學,上午9點50分,清脆的鈴聲過后,孩子們放下手中書本,迫不及待地沖出教室跑到操場上,等待進行大課間活動。
“全體都有,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一……”聽著喇叭喊出的節奏,1800余名學生同時邁動步伐。一個班級是一個隊伍,操場上的隊伍一個接著一個,像流動著的河水跳躍著前進。
“這是我們大課間一項重要的內容——間歇跑,中間會隨著音樂有節奏地變換,一點也不枯燥。”談固小學教育處副主任王聰向記者介紹著眼前的景象。
如何在有限的30分鐘時間里,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是王聰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們大課間上下午各一個,上午以做護眼操和跑操為主,鍛煉耐力。下午以特色操為主,特色操主要包括啦啦操、武術操等。”
聽著王聰的介紹,記者看到在操場正中央,有幾個穿著熒光綠隊服的學生格外顯眼,“他們是足球社團的,可以利用大課間進行訓練。”
在大課間,同樣熱鬧的還有石家莊翰唐和雅小學。上午10點,幾名體育老師早早來到操場,把體育器材分區域擺放整齊,為接下來30分鐘的大課間做準備。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我們學校‘陽光課間操’活動,操場上每天有三個年級,依次進行三項體育項目,在完成一組項目后,班級之間進行輪換,這樣在30分鐘時間內,學生能完成三組不同類型的體育項目。”伴隨著悅耳的音樂,該校副校長吳麗娟在操場上跟記者邊走邊介紹。
“確實跟原先不太一樣了,以前一說運動就是跑步、跳廣播體操,孩子難免會缺乏積極性,但是新學期施行的‘操場新玩法’,孩子們很是喜歡,一下課就忍不住往外跑。”吳麗娟告訴記者,學生的積極性是對大課間活動最好的認可。
“雙減”之下,學生課業負擔做減法,課外活動變花樣,但學校教育質量一直做加法。在翰唐和雅小學,副校長楊榮也給記者講起了新變化。
“我們創建了任務驅動型教室,也就是老師提前把一天的任務寫到黑板上,學生利用一天的碎片化時間就可以完成。”楊榮說,“雙減”政策一方面給學生減負,另一方面也督促老師承擔更多的責任,讓課堂效率更高。
此外,為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每個月學校還增加了一次基礎能力的小比賽,主要有數學計算小能手、語文詞語小達人、英語單詞小博士等系列比賽,“通過比賽的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在減少家庭作業的同時,能讓他們更快地把基礎知識掌握好。”
楊榮告訴記者,在課堂建設這一方面,學校也做了大量的加法,“10月份我們將會啟動精彩課堂的展示活動,為的就是提高我們全體老師的教學水平,讓每節課都成為高質量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收獲更多內容。”(記者 閆思宇 劉夢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