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獲悉,今年廣州電網“4·30配網度夏項目攻堅任務”已提前全部完成。本次配網度夏項目重點解決城中村居民用電問題,通過電量監測、負荷預測等手段,提前預判在今年高溫天氣時可能出現重過載或低電壓的地區,及時增加變壓器布點提升供電能力。
今年廣州電網配網度夏工程共679項,分成4·30和6·30兩個階段。其中4·30節點共334項,同比增幅超過一倍,增加供電能力約20萬千瓦。項目全部完成后,將及時緩解度夏重過載及停電問題,提升廣州城市供電可靠性。
今年起廣州供電局將開展國際領先供電可靠性三年行動,加快建設不停電作業友好型配網,推動2023年用戶平均停電時間降至15分鐘/戶。
(資料圖)
攻堅克難
確保項目按時投產
番禺供電局2023年4·30度夏項目工程量是去年的5.5倍,任務重、時間緊。“針對今年度夏項目,我們提出了事前早計劃、事中強落實、事后重反饋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保障度夏項目按期投產。”番禺供電局市橋供電所技術負責人謝志煒介紹。
番禺供電局在項目實施前即搭建起與政府、村社的溝通渠道,主動上門給村民講解電網建設對村社發展的長遠意義,獲得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有效緩解了“鄰避效應”。項目實施過程中重視關鍵節點的落地落實,每日對關鍵節點進度進行監控通報,統籌建設力量,確保進度可控。項目實施后重視項目后評價,通過對用戶實實在在的供電服務提升來驗證度夏項目建設成效。
數字賦能
推動供電可靠性顯著提升
數字化技術在今年迎峰度夏項目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白云供電局在度夏工程中建設了41座智能配電站,通過安裝智能網關和電氣量、環境、安防、視頻、設備狀態等傳感器,實現配電變壓器到用戶供電區域的電網運行數據、電能質量數據、設備狀態、低壓故障信息的監測和分析,增強配電網“可觀、可測、可控”水平,推動自動化向低壓延伸。
“今年的配網度夏項目全面應用了智能配電V3.0標準設計,實現設備的感知、互聯、邊緣計算優化和預測,提升數字電網建設和運營水平。”白云供電局工程部經理陳偉良介紹,通過打造智能配電房,智能電表覆蓋率及低壓集抄覆蓋率均達到100%,實現配變低壓智能化,提升低壓態勢感知能力,縮短低壓故障停電時間,顯著提高電網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供電服務水平。
科技創新
深化綠色低碳技術應用
2023年,廣州供電局致力打造安全、可靠、綠色、高效、智能的現代化城市電網典范,推動低碳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裝備研究應用。
花都供電局創新研發了超靜音零碳智能光伏預制箱變,實現超靜音技術、零碳建筑和設備小型化的有機結合,有效解決城中村用地緊缺、配電設施噪音擾民和降低配電設施本體能耗等問題。
“箱變創新采用小型化雙層設計布局,變壓器布置在二層可減少噪音傳播同時避免水浸帶來的影響,箱變小型化設計布局減少占地面積40%。箱變頂部加裝光伏發電系統,可滿足箱變自身能耗,實現零碳目標。”花都供電局工程部經理鄭斯聰介紹,廣州供電局將持續探索零碳配電站建設,深化技術應用構建綠色低碳智能配電站建設標準體系,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下一步,廣州供電局將繼續推進第二階段度夏工程的實施,確保6·30共345單配網度夏工程按期投產,不斷提升供電可靠性,推動“十四五”配電網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李天研 通訊員 繆新招、劉海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