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近期出現明顯下調。
上周五,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分別跌破6.96、6.98,創下今年以來的新低。2月27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9572元。
(相關資料圖)
人民幣匯率在2022年可謂跌宕起伏。從2022年4月中旬開始的1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6.37跌到6.8;從當年8月中旬開始的3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6.73貶至7.32;2022年最后兩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7.32震蕩升至6.95.2022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約為9%。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2022年呈現顯著特征——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寬幅震蕩,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增強。國內經濟是支撐人民幣匯率走勢的重要基礎,國內經濟增長預期較好時,人民幣匯率上行;反之,人民幣匯率下行。美元激進加息,中美利差倒掛并急劇擴大,資本有外流沖動,這是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的最大外部因素。加之,俄烏沖突導致全球資金加速回流美國本土,又造成人民幣匯率承壓下行??傮w而言,國內對人民幣匯率的心理關口不再那么敏感,不像往日一談破“7”則有色變之勢。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上行走勢,但為何近期出現新一波下跌?
經濟強貨幣則強。美國經濟增長強勁、非農就業數據樂觀,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變大,由此美國經濟基本面力挺美元,致使美元走強。
美國通脹趨緩不及預期,市場則預測美聯儲加息幅度放緩會有所減弱,進而推升美元指數上行,出現階段性走強之勢,壓制了人民幣匯率。
國內結匯需求走軟,國內企業有大量外匯卻持幣觀望。2022年我國貨物貿易順差6856億美元,但企業持有5000多億美元外匯未結匯,這必定會對2023年人民幣匯率波動造成較大影響。
如上分析了人民幣匯率出現的這波下行走勢,縱觀全年,哪些因素會推動人民幣匯率走出新趨勢?
美國經濟具有很強的韌性,雖然其有高通脹、高利率的不利因素影響,但美國經濟非但沒有陷入衰退,反而表現較好,經濟基本面為美元堅挺和走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不利于人民幣匯率走高。
美國正在加速與中國的全面“脫鉤”,美國對中國生產訂單明顯下滑,美國及西方盟友正在加大在岸、友岸投資,會對中國的貿易順差和吸引外資造成負面干擾,直接增大人民幣匯率向下的動能。美國窮盡政治手段打壓中國,進一步惡化中美雙邊經貿關系,這種風險和預期傳導至中國實體經濟,會對我國經濟發展形成阻滯,也會對人民幣匯率造成一定貶值壓力。
中國經濟正在逐步擺脫疫情的不利影響,經濟強勁復蘇的預期明顯,消費回暖的步伐在加快,但經濟回暖需要一個過程,一攬子的刺激政策還需要假以時日才能完全顯現,全年的經濟走勢應該是前低后高的態勢。經濟基本走勢決定了人民幣匯率應該是相似圖形,人民幣匯率不應該走出一波獨立行情。
中國持續深化的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增強經濟增長預期。同時,外部不確定性增強,一些主要經濟體的衰退跡象明顯。此消彼長的內外環境會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從而形成人民幣資產在全球范圍內具有的更高投資價值和更低投資風險,推動人民幣匯率走出向上行情。
簡而言之,人民幣匯率將在今年走出前低后高的態勢,這亦是經濟基本面的態勢。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