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中金所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盤中一度創出年內新高。市場人士表示,當前國內通脹壓力較低,但二季度經濟復蘇斜率或有所回落,同時流動性將維持寬松,預計短期債市整體仍然處于震蕩偏強格局。
(資料圖)
此外,降息預期或為債市提供進一步上行空間。
降息預期下債市表現偏強
從機構現券交易數據來看,4月以來理財、保險、農商行對政策性金融債以及存單的購買增加,跨季后債市配置盤表現強勁。
申萬宏源首席債券分析師孟祥娟指出,4月第一周債市繼續表現偏強,仍然處于對利空鈍化的狀態,雖然風險偏好明顯回升,但對債市影響有限,尤其是周五降息預期發酵、債市明顯走強,信用債表現仍強于利率債,長久期城投債和短久期二級資本債收益率均明顯下行。
她還表示,債市降息預期再起,債市收益率普遍下行,國債期貨表現較強,債市降息預期發酵的起因是銀行存款利率下調,進而帶動降息預期發酵,從市場交易降息預期來看,目前債市情緒較為積極,降息預期仍然偏強,但綜合因素來看,短期內降息的概率不大。
她解釋稱,2022年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大幅下調,企業融資成本已降至歷史低位,2023年信貸投放表現也較為強勁,央行降息的必要性不大;另外當前核心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服務價格處于上行通道,央行也需要考慮通脹升溫的可能性。因此10年國債收益率2.85%仍然屬于安全邊際不足的位置,需要關注經濟預期和貨幣政策預期再修正后帶來的回調壓力。
方正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偉指出,當前債市杠桿率、久期分位數均處于2020年以來的高位,等級利差分位數處于2020年以來低位。并且債券整體估值水平處于40%左右分位數水平。因而債市做多交易擁擠度已經較高。
而30年國債換手率尚未處于高位水平,債券一級市場認購也較為平穩,因而債市做多情緒尚未過熱。預計10年國債利率在2.8%-2.95%之間震蕩。10年國債目前處于震蕩區間下沿,并且做多交易已經較為擁擠,因而債市上漲空間不大。
國債市場壓力將逐步顯現
債市杠桿率處于歷史高位
市場人士表示,當下債市杠桿率處于歷史高位。高杠桿對資金面波動更為敏感,因而需要關注4月資金面的波動。一季度信貸高增后,4月份信貸投放節奏邊際放緩,部分中小銀行存款利率或補降,資金面有望維持寬松,但需關注月中稅期對資金面擾動。
信達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李一爽指出,二季度資金面的情況相對于一季度將有所緩解,但DR007(銀行間存款類金融機構以利率債為質押的7天期回購利率)均值仍在2%左右,R007(全市場機構的加權平均回購利率)均值在2.15%-2.2%之間,隔夜利率中樞在1.9%-2%之間,在稅期等外生因素擾動較大時仍然存在一定的波動。
招商證券固收團隊表示,4月稅期壓力環比上升,預計月中附近資金利率波動有所加大,但總體上4月資金缺口不太大,資金面有望延續平穩偏寬松的狀態運行。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團隊認為,當前國內物價數據低于預期,總體物價保持在溫和區間,暫不會對貨幣政策形成制約。3月份央行降準后,預計總量性貨幣政策空間進一步收窄,年內將更加倚重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實體經濟的精準支持。
總體來看,短期政策寬松對國債市場有一定支撐作用,但在國內經濟修復過程中,市場收益率繼續回落空間有限,隨著國內信用條件好轉,國內利率周期已經由收益率下行階段進入上行階段,國債市場壓力也將逐步顯現。
海外方面,3月份海外宏觀環境迅速變化,硅谷銀行破產引發市場擔憂,美歐央行此前快速加息導致系統性風險顯現,海外宏觀環境出現重大轉折。隨著海外宏觀環境出現重大轉折,直接影響海外央行貨幣政策,預計本輪美聯儲加息已至終點的概率較大,美元指數與美債收益率近期大幅回落,中美利差倒掛情況有所緩和,國債市場避險需求將有所提升。
(文章來源:新京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