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醫療物資保障受到社會廣泛關注。12月19日在市醫藥物資供應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鄧宏永表示,由于近期居民購藥需求急劇增加,加上廣州人口基數大,退燒藥、抗原試劑等部分醫療物資出現階段性供不應求。面對這種情況,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廣藥集團、廣東通用醫藥有限公司等部門和企業,加大力度采購物資、擴建產能、強化監管,努力滿足群眾需求。
(資料圖)
聯動衛健、醫院,做好重癥救治醫療設備采購
當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為保障重癥患者救治需求,進一步加大重癥救治床位相關醫療設備采購工作。計劃采購輸液泵、呼吸機、高流量呼吸濕化治療儀等23種醫療設備2.2萬臺。這將配備給市定點醫院。近日新增ICU病床數1385張,同時配備醫療設備給亞定點醫院和各區社區衛生醫療機構增加救治能力。
聯動工信、藥企,加大急需藥品的生產供應
相關部門通過每日專項調度、現場指導生產、搭建產需平臺等方式,加大急需藥品生產供應。指導企業加強市場研判,做好藥品和原材料、員工等要素儲備。及時向企業搜集短期內可能發生采購困難的品種,對廣州可自產品種,通過激勵政策擴大產能;對外地采購品種,提請國家、省相關部門給予支持,協調外地生產企業定點向廣州供應所需;對廣州市藥品生產企業生產功效類似、對緊缺的外地產品具有一定替代性的藥品,給予支持推廣。市相關部門派員到醫藥生產企業現場服務,擴大產能,盡快投放到廣州市場。摸查零售端急需品種反饋給廣州藥品批發連鎖企業,搭建生產端、批發端、零售端溝通橋梁,推進廣州自產自給,引導合理有序精準投放,努力緩解買藥難的問題。
聯動收儲企業,加大防疫物資有序供給
根據防疫物資供給形勢,加強防疫物資收儲采購,加大力度滿足全市防疫物資需求。12月份以來,組織收儲企業、連鎖藥店累計調撥、投放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各類防疫物資約560萬件、抗原試劑約1400萬人份、藥品約2000萬盒等。
聯動市場監管,加大藥品市場監測監管力度
會同相關部門做好廣州藥品、抗原試劑供需監測、價格監測,強化藥物調度管理,督促零售藥店多渠道及時補貨。通過專項檢查和產品抽檢等方式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價格穩定。全市11個區重點藥店的十類常用藥品價格監測數據顯示,藥品價格總體保持平穩,退燒藥物、抗原檢測試劑盒等部分藥品階段性供不應求。
廣州街坊探索藥品互濟,值得敬佩
他在會上呼吁市民按需采購,不要囤過多的藥品在家。“也不要只盯著少數品種,國內包括我們廣東有不少療效相同的藥物可供選擇。”
他還提到,在藥品短缺的情況下,廣州街坊守望相助,探索了不少藥品互濟的辦法。在抗擊病毒的實踐中,海珠區利用社區平臺,動員一些家庭把富余藥品或染疫轉陰后家里可暫時不用的藥物騰挪出來,社區集中起來分發給更有需要的人員。“這樣一些做法緩解藥品緊缺的效果是好的,這樣一些街坊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抗原檢測試劑、退熱藥短缺狀況有望有所緩解
接下來,市發改委將密切監測醫療物資市場供需情況,初步分析研判至1月底的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抗原試劑的需求量,促進醫藥企業擴能增產,比如,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黃埔區一起為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調解決原材料和用工緊缺問題,使抗原檢測試劑有較大幅度提升,加上廣藥集團和廣東通用醫藥有限公司多方采購,抗原檢測試劑緊張狀況可望有一定程度的緩解;防控物資保障組幫助廣藥集團白云山制藥廠聯系原材料,近期試產布洛芬,并加大小柴胡顆粒等藥物的生產量,退熱藥短缺的狀況也會有所緩解。發揮廣藥集團、通用公司作為醫療物資收儲企業的作用和藥品流通企業的積極性,加強急需醫藥物資采購,加大醫療物資有序供應,努力滿足群眾醫療物資需求。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方晴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
關鍵詞: 醫療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