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休閑游、微度假等周邊游產品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熱捧,廣州近郊鄉村游接待游客占全市接待游客總量的比重不斷不斷提升。廣州近郊鄉村游如何更好地滿足市民出游需求,優化旅游體驗,提升旅游品牌和服務品質,助力鄉村振興,落實高質量發展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廣州市人大代表、國信信揚律師事務所主任林泰松在調研中發現,廣州近郊旅游發展存在著旅游產品的整體規劃性有待加強,資源開發缺乏體制變革支撐,市場推廣手段的創新性不足等問題。
林泰松(受訪者供圖)
林泰松認為,要合理規劃旅游項目的階段性發展。“從廣州近郊旅游產業的發展來看,小而精的旅游產品規劃對于資源投入的要求較低,效益產出周期短,更加適合小而美的廣州近郊旅游產業的開發。”林泰松建議,在模式和理念上,廣州近郊各區域在進行旅游項目規劃的時候,可以局部借鑒“三變五合”的改革思路,將重點放在旅游合作社的組建以及資源、資金和人力資源的入股合作,從體制改革的深度創造當地發展旅游經濟的內生動力,勇于嘗試和創新,最大化集中分散資源,開發有競爭力的旅游產品。從市級層面,廣州市文旅部門需立足廣州近郊旅游的整體市場發展規劃,引導各區構建轄區內旅游生態時增強旅游產品的互補性,避免惡性競爭。
旅游產品的設計應當以市場需求為核心。林泰松建議,加強旅游產品規劃的競爭性分析,結合區域內的旅游資源稟賦,實現差異化的產品設計。
“改變重項目規劃輕推廣的思路。”林泰松建議,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根據市場推廣需要達成的目標,制定市場推廣預算,并確保預算的專款專用以及足額使用;加大政府對外服務的采購,引入專業的廣告公司或旅游公司,制定完整的旅游推廣計劃,重視短期效應和長期品牌效應的建立,實施旅游產品的品牌化策略,謀求長期經濟效益的達成。
林泰松還建議,重視旅游產品品牌形象與口碑,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旅游項目的硬件配套設施,包括旅游區內的旅游動線規劃和導引系統、公共衛生間、交通停車等,包括對旅游項目服務人員、村民的培訓,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旅游專業的服務素養;在宣傳方面,挖掘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凸顯品牌特色,同時旅游項目的宣傳不可夸大其詞;完善旅游產品的客戶服務體系,各區在規劃旅游產品的時候,需要引入專業的品牌危機管理公司,提前制訂處理各種旅游糾紛的問題清單和應對預案,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羅磊
關鍵詞: